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

神祕生物之一─龍〈東西方〉

東方

  傳説中國的人類始祖伏羲、女媧,皆龍身人首(或蛇身人首)。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、黃帝,傳説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,「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」(《竹書記年》),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「神龍首」而生,死後化爲赤龍。因而中國人自稱為「龍的傳人」。與西方的龍不同,東亞的龍是神聖祥瑞的象徵。中國的古老的圖騰中,有很多龍的雕塑都是騰雲駕霧,翱翔九天的形象。這與一些民間傳說有關,其中流傳較廣的有兩則:一種說法是龍原本是地上的蛇,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來採集天地靈氣與日月精華,蛻變為蛟,蛟又經過蛻變最終才成為龍,才具有掌管風雨和飛天的能力,即古代《述異記》中所謂「虺五百年化為蛟,蛟千年化為龍,龍五百年為角龍,又千年為應龍」;另一種說法是,古時大海里有一座門,叫做龍門。這個龍門很大,大到看不到全貌。

西方

  歐洲文化中的龍是受到多方面影響的結果。前有希臘、巴比倫神話以至基督教,後有北歐神話、凱爾特文化以及英格魯-撒克遜傳說,造就了歐洲文化中豐富多彩的龍的形象。受到希臘神話的影響,龍是寶藏的看守者,因此龍代表了貪婪與破壞的邪惡象徵。雖然與代表祥瑞的中國龍不同,但相同點是兩方的龍都是最高端、擁有君臨天下神力的頂點物種。

神話中的龍

1.古希臘神話

  古希臘神話中的龍常常作為兇惡的怪物以及寶物的看守者出現。荷馬的史詩《伊利亞特》中提到阿伽門農的裝束時說他的劍帶上有藍色龍形的圖案,他的胸甲上也有三頭巨龍形象的紋飾。在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績中,第十一件「盜取金蘋果」中守護金蘋果的也是龍。據偽阿波洛多羅斯的《書庫》第2冊中描述,金蘋果「由一條長生不死的巨龍看守著。這頭巨龍是堤豐與艾奇德娜的後代,生有一百個頭顱,一百張嘴巴里發出一百種不同的聲音。」許癸努斯的《傳說集》中則提到守護金蘋果的龍拉冬是堤豐與艾奇德娜的子女之一。它還有一個兄弟,是守護金羊毛的龍(龍母親為大地女神蓋亞)。

2.盎格魯-撒克遜神話

 -撒克遜文化中的龍最早可見於英雄敘事長詩《貝奧武夫》中的描寫。《貝奧武夫》是以古英語記載的傳說故事中最古老的一篇。其中英雄主角貝奧武夫在殺死了海怪格蘭德爾和它的母親後,成為了耶阿特的國王。他賢明地統治了五十年後,另一隻怪獸出現了,這是一頭會噴火的龍。一個逃奴偷走了它看守的寶藏中的一個金杯獻給他的奴隸主,希望與後者修復關係。火龍發現杯子丟失後大發雷霆,沖入耶阿特王國四處破壞。後來貝奧武夫與龍搏鬥,兩敗俱亡。《貝奧武夫》中的龍是之後歐洲文化中出現的龍的原型:喜歡囤積並看守寶物、好奇心重、好報復、會噴火,牙齒中含有致死的毒液。《貝奧武夫》的龍是非理性的,它的行為受自身的欲望支配。詩中著重描寫了它對財寶的看重。它不會說話,也聽不懂人類的語言,甚至見到貝奧武夫時顯露出震驚與害怕。外觀上,龍的身形修長,牙齒尖利,能夠飛行:第一章第三節。《貝奧武夫》中的龍承襲了基督教中的反面形象,是詩中基督教思想的體現。

3.凱爾特神話凱爾特與盎格魯

 在十二世紀開始流傳的亞瑟王傳奇中,提到佛提剛王想要建一座城堡,然而建造時,工匠們發現白天建到一半的牆總會在夜裡倒塌。於是國王召集占星術士和巫師來解決他的疑惑。巫師告訴國王,需要用處女之子的血灑在地上,才能使城堡建成。國王最後找到這樣的孩子,就是梅林。梅林將這種辦法斥為謊言,並告訴國王,城堡的地基之下有一個湖,湖底有兩條沉睡的巨龍。國王發掘出地湖後抽乾池水,果然發現一條紅龍與一條白龍。這時兩龍甦醒,開始相互爭鬥。白龍一開始占據上風,而紅龍奮起反擊,最後將白龍驅走。梅林解釋說,紅龍代表佛提剛王的子民英格魯民族,而白龍代表撒克遜民族。英格魯民族會首先被撒克遜民族侵略,而後浴血反抗,最後趕走撒克遜人。這個故事最早記載在9世紀的《歷史上的不列顛》中,其中佛提剛王的領土就是現在的威爾斯。在寫作年代可能更早的《馬比諾吉昂》中,則記載了另一則龍的故事《露德與萊弗利》。露德是不列顛王貝里的兒子,繼承了不列顛王國,他的四弟萊弗利則娶了法國的公主,並成為法國國王。露德統治的時候,每年的五月份,不列顛的每個地方都能聽到恐怖的尖叫聲,使得男人恐懼,女子流產,孩子癲狂,動物死亡,樹木枯萎,河流乾枯。露德詢問他的弟弟弗萊利,弗萊利告訴他:「這是龍的叫聲。這頭龍正與一頭外來的龍爭鬥。只需丈量好不列顛的土地,在正中央的地點挖一個坑,放入一個裝滿蜂蜜酒的坩堝,以綢緞封口。兩條爭鬥的龍會落入坩堝,喝飽蜜酒而陷入沉睡。你必須馬上將鍋封好,埋入一口石棺中,然後找一個強大的地方埋在地下。這樣可以使你的王國避免外來的災難」。露德最後將龍埋在Dinas Emrys,這也正是後來佛提剛王建造城堡的地方。這兩條龍就是佛提剛王發掘出的兩條龍。
而在都鐸王朝的亨利七世後,紅龍成為了他的標誌,出現在紋章與旗幟中,慢慢成為了威爾斯的象徵。

4.北歐神話

 一至二世紀開始成型的北歐神話中,著名的龍有:尼德霍格():一頭盤踞在世界之樹的根部,不停啃咬樹根的毒龍。在諸神的黃昏中,尼德霍格終於咬斷了世界之樹的根,是為末日的警兆之一。尤蒙剛德(耶夢加得):環繞在人類世界上的大海蛇,也被稱為世界蛇。尤蒙剛德是洛基與安格爾波達(憤怒之身)生的第二個孩子。奧丁將它扔到海中,尤蒙剛德不斷成長,直到自噬其尾。托爾曾經到霜巨人的國度烏特加德,烏特加德的王者羅基和托爾比試的時候讓他舉起一隻貓,但托爾只舉起了貓的一隻腳。來羅基告訴托爾貓其實是世界蛇尤蒙剛德。托爾之後在和巨人希密爾一道打獵時,想要殺死尤蒙剛德,除此一害。托爾用牛頭釣起了尤蒙剛德,但希密爾被它龐大的身軀驚嚇而割斷了釣線,讓尤蒙剛德逃走了。在諸神的黃昏中,尤蒙剛德在海中不斷掙扎,弄斷了命運之船納吉爾法的纜索。羅基和火巨人乘著船駛向最終戰場維格利德。在最後的決戰中,托爾用錘子殺死了尤蒙剛德,但後者吐出的毒液也將托爾毒死。法夫納:本來是侏儒國君主赫瑞德瑪的長子,由於貪婪受詛咒的財寶而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趕走了兄弟,最後變成了毒龍,被西格爾德殺死。

5.斯拉夫神話

 斯拉夫神話中,有著和希臘-羅馬-基督教文化中的龍類似的神話生物。俄羅斯傳說或神話中的龍稱為,常常有三個頭。有的故事中,如果不將龍所有的頭都砍掉,被砍的頭會長回來。俄羅斯傳說中著名的龍的形象是三頭噴火龍戈里尼奇。它最終被傳奇壯士多布雷尼亞·尼基季奇殺死。在南部地區,如保加利亞、克羅埃西亞、馬其頓、塞爾維亞、波赫等地區,龍的形象分為兩種。一種在名稱上與俄羅斯傳說中的龍相同,但形象並不一樣,通常是雄性,擁有超人的智慧、知識和財富,身體龐大強壯,擅長魔法,同時十分貪戀人類女子的美色。它們長於追求討好人類女子,並能與她們交媾生下後代。龍常常被認為是讓人尊敬的對象,許多民族英雄在民間故事中都被形容成龍或龍的後代。另一種龍則通常是雌性,是前一種龍的姐妹,但形象完全相反,和希臘-羅馬-基督教文化中的龍類似,並且通常和自己的兄弟完全對立,是躲在黑暗中邪惡的化身。雌性的龍常常代表惡劣的天氣,摧毀莊稼田谷,而雄性的龍則是莊稼的守護神。
資料來源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BE%9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